一文读懂TRIAC的结构及工作原理
2024-05-14 10:31:34 8,252
TRIAC (TRIode(三端)交流半导体开关)本质上是一种双向晶闸管,是在普通晶闸管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,不仅可以代替两个反极性并联的晶闸管,而且只用一个触发电路。是目前理想的交流开关器件。虽然TRIAC在形式上可以看作是两个普通晶闸管的组合,但实际上它是由七个晶体管和多个电阻组成的功率集成器件。小功率双向双向晶闸管一般采用塑料密封,有的还带有小散热极。典型产品有BCM1AM(1A/600V)、BCM3AM(3A/600V)、2N6075(4A/600V)、MAC218-10(8A/800V)等。大功率可控硅大多采用RD91封装,例如BTA40-700主要参数为:IT=40A、VDRM=700V、IGT=100mA。
TRIAC结构及工作原理
TRIAC由NPNPN五层半导体材料组成,相当于两个普通晶闸管反向并联,它也有三个电极,分别是主电极T1、主电极T2和栅极G。图1是其结构和等效电路。双向可控硅。
图1: TRIAC的结构和等效电路
TRIAC可以双向导通,即栅极加正或负触发电压即可触发TRIAC的正、负导通。图2是其触发状态。
图2: 触发状态
当栅极G和主电极T2的电压相对于主电极T1为正时(VT2>VT1,VG>VT1)或栅极G和主电极T1相对于主电极T2的电压为负(VT1<VT2,VG <VT2),双向可控硅的导通方向为T2→T1,此时T2为阳极,T1为阴极。
当栅极G和主电极T1相对于主电极T2为正(VT1>VT2,VG>VT2)或栅极G和主电极T2相对于主电极T1为负(VT2<VT1, VG<VT1),TRIAC导通方向为T1→T2,此时T1为阳极,T2为阴极。
在双向可控硅的主电极T1和主电极T2之间,无论施加电压的极性是正向还是反向,只要在栅极G和主电极T1之间存在正负极性不同的触发电压(或T2)以满足必要的触发电流,TRIAC可以触发导通处于低阻抗状态。此时,主电极T1和T2之间的电压降约为1V。
一旦TRIAC导通,即使失去触发电压,它也能继续保持其导通状态。当主电极T1、T2的电流减小到维持电流以下或T1、T2之间的电压改变极性,没有触发电压时,双向晶闸管截止,只有重新施加触发电压才能导通。再次开启。
单向晶闸管和 TRIAC之间的区别
与单向晶闸管相比,双向晶闸管的主要区别是:
(1)触发后双向导通;
(2)触发电压不区分极性,只要绝对值达到触发阈值,TRIAC即可导通。
双向晶闸管可广泛应用于工业、交通、家电等领域,实现交流调压、交流调速、交流开关、舞台调光、台灯调光等功能。此外,还用于固态继电器和固态接触器的电路中。
选择TRIAC时需要考虑的四个因素
在选择TRIAC时,需要考虑以下四个因素:
1、耐压:Vdrm=2-3倍电源电压,如电源电压AC=220V,则Vdrm>=600V。
2、允许电流:无浪涌电流的负载电流(如加热器负载)必须至少>=1.3-1.5倍负载电流;但当存在浪涌电流时(如电机负载),必须考虑环境温度、浪涌电流的峰值以及散热器的尺寸。
3、CR吸收电路:控制感性负载时,如由于转换时电流延时的作用,(di/dt)c和(dv/dt)c超过一定值,(di/dt)c和(dv/dt)c可能不需要栅极信号而Z直接进入导通状态,从而变得不可控。如果电源电压AC=220V,一般选择C=0.01--0.47uF,R=47--100Ω。
4、双向可控硅在施加正向或反向电压时可以通过栅极信号打开,因此需要注意栅极触发电路的设计:触发电流、触发电压、栅极电阻。
使用万用表确定TRIAC电极
下面介绍使用万用表R ×1档测定TRIAC电极并检查触发能力 的方法 。
1.确定T2极
从图3(a)可以看出,G极靠近T1极,距离T2极较远。因此,G-T1之间的正向和反向电阻很小。用R×1档位测量任意两引脚之间的电阻时,G-T1之间保持低电阻,正、负电阻只有几十欧姆。 T2-G和T2-T1之间的正向和反向电阻为无穷大。这表明,如果一个引脚无法与另外两个引脚导通,则该引脚一定是 T2 极。
此外,在 TO-220 封装的 TRIAC 中,T2 极通常连接到小型散热器。由此也可确定T2极。
2.区分G极和T1极
(1)找到T2极后,首先假设剩下的两个引脚其中一个是T1极,另一个引脚是G极。
(2)将黑表接T1极,红表接T2极,电阻为无穷大。然后用红色表头将T2和G短接,在G极加负触发信号,电阻值应在十欧姆左右(见图5(a)),证明该管子已经导通,导通方向为T1→T2。然后将红色表头与G极分离(但仍与T2相连),如果电阻值保持不变,则表明触发后管子可以保持导通状态(见图3(b))。
(3)红表接T1极,黑表接T2极,然后将T2与G短接,在G极加正触发信号,电阻值为还是十几欧姆左右,如果G极分离后阻值不变,说明触发后该管子还能保持T2→T1方向的导通状态,因此具有双向触发特性。这证明上述假设是正确的。否则,假设与实际情况不符,需要做出新的假设并重复上述测量。
显然,在识别G和T的过程中,还检查了TRIAC的触发能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