根据钛媒体从企查查中统计的数据,2017-2021年,中国吊销、注销芯片相关企业分别为461家、715家、1294家、1397家、3420家。2022年为5746家。
到了2023年,这一趋势更加明显,仅前11个月,我国芯片企业的注销量就已经达到了1.09万家,环比增长了89.7%。这意味着,每天平均有近33家芯片企业注销。
不难统计,在过去五年里,国内吊销和注销的芯片相关企业数量已超过2.2万家。这些数字变化告诉我们,今年中国芯片行业的竞争和压力都在增加,同时也反映了中国芯片产业的快速发展和不断变革的特点。
大家都知道,受西方限制影响,国家近几年开始大力扶持芯片产业。国内也在此背景下掀起了造芯浪潮,最夸张时,国内单月新注册的芯片公司数量超过了1万家。
就这样,芯片行业出现了降多而增少的现象,一些缺乏半导体技术经验的新创企业进入了这一高技术领域,但他们的目的主要是想赚一波快钱,或许补贴到手之后,就拍拍屁股走人了。
众所周知,造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。芯片研发投入金额巨大,一直就是业内共识,动辄几十亿、几百亿的支出。道合顺曾分享过一篇文章:一个亿烧完的时候,很多公司连芯片的影子都没见着。从搭建团队、架构、流片、测试、走量,需要技术、需要钱、也需要人才,每个阶段都面临巨大的难题。
因此,国内半导体必须慎重谋划,加强芯片产业链、供应链的整合和布局,不断提高产业的整体水平,才能走的更远。就连华为这样一流的科技企业,也是花了数十年时间才成功跨入芯片领域。所以一些连科研背景都没有的公司,怎么可能轻易造出芯片呢?
随着全球经济疲软、消费电子需求低迷、俄乌冲突、美国制裁等因素影响,2023年,全球半导体行业还处于下行周期。中国芯片行业也进入竞争白热化,大量公司在同一领域竞争,导致价格战和盲目扩张,难以实现盈利。
据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集成电路设计负责人、清华大学教授魏少军的说法,2023年,中国有3243家芯片设计公司(其中许多公司至少部分得益于地方政府的激励措施),其中一半以上的公司年收入不到1000万元人民币(约合140万美元)。
这些公司不仅在销售上苦苦挣扎。由于市场供应过剩和更广泛的经济环境导致半导体行业普遍低迷,大多数公司正在因未售出股票而亏损。另一个问题就是缺乏投资,尤其是对较小的公司来说,资金不足令它们难以适应环境变化。
还有就是规划失误。一些公司在过去几年的规划中存在严重失误。在芯片荒期间,部分企业因市场需求增加,开始大规模生产芯片,而当疫情减缓导致需求下滑时,这些公司的库存积压无法及时消化,加剧了亏损的困境。这种规划失误的问题尤其在小型企业中更加显著,因为它们往往缺乏大型公司的资源和资金实力。
总之,对于中国的芯片行业来说,2023是艰难的一年,尤其是对于规模较小的企业。创纪录的公司倒闭数量反映了他们面临的困难时期:需求低、库存过多和融资困难。这迫使许多企业退出“内卷”游戏,中国芯片产业或许也将朝着由大公司主导的趋势发展。
*免责声明:本文由道合顺整理自网络。道合顺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学习和交流。文章、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,如有侵权,联系删除。